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8278/19583 (93%)
造訪人次 : 940292      線上人數 : 1612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nhuir.nhu.edu.tw/handle/987654321/17992


    題名: 儒家經典教育研究-以《孟子》為中心
    作者: 何慎琳
    He, Shen-lin
    貢獻者: 哲學與生命教育學系
    陳政揚
    Cheng-yang Chen
    關鍵詞: 人禽之辨;王霸之辨;孟子;性善;義利之辨;群己關係;義命合一
    日期: 2012
    上傳時間: 2015-01-07 15:57:56 (UTC+8)
    摘要:   本文以「儒家經典教育研究-以《孟子》為中心」為研究的範疇,旨在探究與闡述孟子三辨之學:人禽之辨、義利之辨以及王霸之辨在吾人的生命實踐中所具有之意義與價值。本文從孟子所處的時代歷史背景,由討論「人是什麼?」,「人與禽獸有什麼差別?」分析孟子「性善論」中對於「人之所以為人」這個問題所提出的觀點。孟子認為「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人與禽獸之間的差異處並不多,如果人本身能透過內在價值意識之自我覺醒,則人之所以為人之價值性才得以呈顯。換言之,即價值根源出於自覺本體,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本文次論義利之辨。孟子指出人際關係若以利為先,則是亂之源。人人茍能做到「先義而後利」,就不會「遺其親」、「後其君」,如此,國家才能長治久安。而「義」和「命」也是不可分的,有怎樣的命,就有相應於此命的義,這是因為義必須在特定的順逆之境下表現,而每一特定具體的順逆之境,皆應有一定的義的表現。本文最後由王霸之辨論「存養」、「擴充」對「個人」與「社會」之重要性,孟子曰:「茍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茍不充之,不足事父母」,在孟子思想中,不僅身心之間、天人之際構成一種連續性關係,在群己之間也形成一種連續體。
    顯示於類別:[生死學系(生死學系碩士班,哲學與生命教育碩士班)] 博碩士論文-哲學與生命教育碩士班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100NHU05259021-001.pdf5335KbAdobe PDF3761檢視/開啟
    index.html0KbHTML351檢視/開啟


    在NHUI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TAIR相關文章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