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8278/19583 (93%)
造訪人次 : 2123457 線上人數 : 397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全部NHUIR
人文學院
生死學系(生死學系碩士班,哲學與生命教育碩士班)
--博碩士論文-哲學與生命教育碩士班
查詢小技巧: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進階搜尋
主頁
‧
登入
‧
上傳
‧
說明
‧
關於NHUIR
‧
管理
南華大學機構典藏系統
>
人文學院
>
生死學系(生死學系碩士班,哲學與生命教育碩士班)
>
博碩士論文-哲學與生命教育碩士班
>
Item 987654321/19364
資料載入中.....
書目資料匯出
Endnote RIS 格式資料匯出
Bibtex 格式資料匯出
引文資訊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nhuir.nhu.edu.tw/handle/987654321/19364
題名:
程顥生命教育思想研究
作者:
林金宥
Lin, Chin-yu
貢獻者:
哲學系碩士班
陳政揚
Cheng-yang Chen
關鍵詞:
天人一本
;
識仁
;
一本論
;
天理觀
;
程顥
;
生命教育
;
誠敬
;
定性
日期:
2009
上傳時間:
2015-03-12 16:58:03 (UTC+8)
摘要:
儒家是生命的學問,亦是生命實踐的智慧。程顥的生命教育觀乃是「仁者渾然與物同體」,其生命教育實踐的功夫路數乃是「識仁」、「定性」與「誠敬」,其生命教育的終極境界乃是「天人一本」的浩然胸襟。而透過上述人格修養功夫,當可以盡其本性,綻放出生命的花朵而契入天理、天道。由此可見,程顥「天人一本」與生命教育的確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人雖生而有限,亦可無限。所謂天人一本,即是從道德實踐的進路來作有限生命的超越。 吾人若能先從本心「知覺」、「認義理」,這便是「識仁」。「識仁」即是「德性之知」,也就是先驗超越的「仁心」之覺,亦是吾人真心本性之自然流露。「定性」即是道德主體之仁心朗現,而誠敬存之理乃是保持本心之純一不二、真實無妄。依程顥之意,「仁」者人也。而成為一個頂天立地的人,所應該秉持的規準,乃是「敬以直內,義以方外」。只要心中識得仁心,「以敬去直吾人內部之生命」即是「敬以直內」;「以義去方正外部之事物」即是「義以方外」。換句話說,「仁」是「敬以直內,義以方外」的對象與目的。「敬以直內」所要「直」的對象「內」,即是吾人固有之道德本心之「仁」。「義以方外」所要「義」的目的「外」,即是天理仁心之一體朗現,也就是敬於心而通於仁、義於仁而行於道。這種道德實踐的功夫,同時也是道德的創造,進而創造出道德世界的價值。 吾人之道德實踐活動乃是根源於本心,即是不安、不忍人之心,而能自主自發地起道德創造之作用,故而說「心即理」也,而「心即理」即是將道德界與存在界整個貫通起來成為一立體直貫的「道德的形上學」。 換句話說,人的仁心與善性是先驗具足之理,並非是後天經驗習的知識或技能。程顥儒家心、性、天一本之圓頓思想,亦明白指出人之仁心與善性,皆貫通於天理、天道。也就是說,現象界是本體界的呈顯,而本體界是現象界的本源。在天理大化流行底下,人與物同流皆是同一根源所生。換言之,天理內在於心即是吾人之道德本心;而吾人之道德本心根源於上天好生之德而使人之本心賦有上天生生之善性。以上天沛然生生之德所賦予人之本性,自當循理盡性以至於命,而與天理天道相契合,達到天人一本的生命理想境界。
顯示於類別:
[生死學系(生死學系碩士班,哲學與生命教育碩士班)] 博碩士論文-哲學與生命教育碩士班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
格式
瀏覽次數
098NHU05259006-001.pdf
1189Kb
Adobe PDF
1
檢視/開啟
index.html
0Kb
HTML
189
檢視/開啟
在NHUI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TAIR相關文章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