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8278/19583 (93%)
造訪人次 : 1023325      線上人數 : 358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nhuir.nhu.edu.tw/handle/987654321/19602


    題名: 社區組織在農村建設的角色與功能—以雲林縣斗六市榴中社區發展協會為例
    其他題名: The Role and Function of Community Organizations in the Rural Reconstruction--An Example Case of Liu-Zhong Community Development Society of Douliou City in Yunlin
    作者: 陳玉照
    Chen, Yu-jau
    貢獻者: 公共行政與政策研究所
    許雅斐
    Ya-fei Hsu
    關鍵詞: 社區總體營造;社區發展;社區;農村建設
    日期: 2009
    上傳時間: 2015-03-16 15:17:38 (UTC+8)
    摘要:   台灣地區過去四十餘年來,工業化、都市化快速發展,連帶造成城鄉產業及人口分配的不正常發展,這種不均衡發展的結果,導致都市區域無秩序漫延,交通混亂,社會問題層出不窮,生活環境品質惡化;而受資源利用競爭的影響,農村因產業式微及人口大量外流而呈現凋敝的現象。因此在農村社會轉型過程中,如何透過整體性的農村規劃及建設,改善農業生產與生活環境,保育與利用農村資源,維護農村景觀與風格,促進農業的永續與農村的和諧發展,至為重要。       社區居民在參與社區相關公共事務的程度越高時,其農村再生參與頻度也會越高;同樣的社區居民在參與公共事務時程度的不同,對發展農村再生的態度亦會有所不同。社區居民對發展農村再生的態度其相關性皆相當顯著;農村再生資源的認知亦會越高、農村再生參與頻度越高,則對發展農村再生的態度就越正面。因此加強農村居民對發展農村再生應強化居民對於農村再生資源的認知,是未來需要更努力的工作重點之一。    目前榴中社區居民在參與社區公共事務的能力,已到達「相互諮商式」的參與度,未來仍有機會能發展到最高且理想的「民眾主導式」層級的空間,也就是社區參與中的最高參與層級是最理想也是最能達到社區發展農村再生的目的。在社區內組成各種社會團體如建築勞動合作之類的組織,透過組織的運作,共同關心社區、熱心公共事務、熱心社區發展,讓社區居民瞭解社區組織能帶給居民利益。更可推動與農業或是農村再生的相關計畫,但在推行或執行時,可能會因農忙而有所延誤,未來應設計多元化的農村再生相關活動提高居民或鼓勵居民參與意願,才能有效的發展農村再生。
    顯示於類別:[國際事務與企業學系(亞太研究碩士班,公共政策研究碩士班,歐洲研究碩士班)] 博碩士論文-公共政策研究碩士班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097NHU05054006-001.pdf582KbAdobe PDF20檢視/開啟
    index.html0KbHTML205檢視/開啟


    在NHUI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TAIR相關文章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