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華大學機構典藏系統:Item 987654321/19877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8278/19583 (93%)
造訪人次 : 947792      線上人數 : 810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nhuir.nhu.edu.tw/handle/987654321/19877


    題名: 論荀子思想中的「心」與「知」
    作者: 葉峰綠
    Yeh, Feng-lu
    貢獻者: 哲學系碩士班
    陳政揚
    Cheng-yang Chen
    關鍵詞: ;荀子;知識論;正名;制名;
    日期: 2009
    上傳時間: 2015-03-24 14:34:52 (UTC+8)
    摘要:   中國哲學思想,一向蘊含著深遠的道德意識,呈顯道德生命與道德實踐是儒聖德慧生命圓融的展現。荀子主「以智識心」表現思想主體,使人成為理智的存在。並主張天為自然的天,人可制天、用天、事天。因此破除了天的神格,以及人對天的迷信。而除了天論外,荀子亦重視正名、制名等邏輯的觀念。故荀子的學說具曲辨達治的理智精神,與科學邏輯的思維。而荀子雖與西方哲學雖均有重「智」的主張,但西方哲學的特質,是在「純智」問題上的研究,最高的價值在探索的過程而非其結果。而在荀子而言,純粹的知識的探究並非其學說的重心,荀子承襲中國哲學重視「實踐」的傳統精神,因此能兼顧成智與成德。荀子雖主重「智」外,亦重視道德文化,強調成德之教與倫理的實踐。並主張須依聖王所制定之外在的禮義法度來治性,強調積學成偽的實踐觀,而此外鑠之禮義法度正是荀子以認知心為進路,所開啟的一條由智成德的新路,故荀子的思想是值得我們去深究的。   要了解一位學者的思想,就必須要找出該學者思想之核心、主軸。在荀子而言,此核心即是以智識心的客觀精神,而荀學中最能代表此客觀精神的即是荀子對「知之蔽端與何以得知」的探究,此亦是本文寫作之主軸。在第一章「緒論」中,除陳述本文之研究動機、研究方法、與研究步驟外,亦將當代學者於荀學之研究作一個整理,以作為研究荀學之先備知識。在第二章「荀子學說中的知識」中,本文探討了荀學中的名論、制名、與統類觀等三個議題。在名論中,本文旨在釐清荀子思想中「名」的意義與作用,並兼論荀學中名、辭、辯說與西方哲學中概念、語詞、與判斷之關係。在制名的議題中,本文藉由對荀子制名三標之探討,以了解荀子之邏輯思想。在荀子而言「統類」乃一切事類法展中依據之共理,而本章所討論的第三個議題,即是藉由對荀子「隆禮義」、「法後王」、「知統類」之探討來了解荀子思想中的統類觀。在第三章「認識主體的認識條件」中,本文探討了荀學中認識的主體、認識的對象、與認識的活動等三個議題。在認識的主體中,本文透過對荀學中的「心」之探討,說明了「心」為荀子思想中認識的主體,並分別論述心之官能義、主宰義、認知義等三種意涵。在認識的對象之議題上,本文以「物」與「道」兩個方向來探討荀學認識的對象,說明了荀子認識的主要客體乃是「道」。在認識的活動方面,本文藉由對荀子認識階段與知行等第之探討,進而突顯出荀子知行並重之理路。在第四章「認識錯誤的原因與解決之道」中,本文探討荀學中「蔽」(心理上的錯誤)、「惑」(論理上的錯誤)與「解蔽」、「解惑之道」等議題。在對「蔽」的探討中,本文藉由探討荀學中所論及之「蔽」與荀子論諸子之蔽,而歸納出荀學中致蔽的原因乃為偏見、錯覺、與分心等三者,而解蔽的方法則有「兼陳萬物而中懸衡」、「兼權」、與「大清明之心」等三者。在對「惑」的探討中,本文除探討「用名以亂名」、「用實以亂名」、「用名以亂實」等三惑外,並提出解此三惑之對治方法分別為「所為有名」、「所緣以同異」、與「制名之樞要」等制名之三標。在第五章「結論」中,則針對前文中所探討之內容提出關鍵的問題,並加以扼要的說明,以作為對荀子知識論探究之總結。
    顯示於類別:[生死學系(生死學系碩士班,哲學與生命教育碩士班)] 博碩士論文-哲學與生命教育碩士班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097NHU05259016-001.pdf1903KbAdobe PDF0檢視/開啟
    index.html0KbHTML208檢視/開啟


    在NHUI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TAIR相關文章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