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8278/19583 (93%)
造訪人次 : 915104 線上人數 : 934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全部NHUIR
管理學院
文化創意事業管理學系
--博碩士論文-出版與文化事業管理研究所(停招)
查詢小技巧: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進階搜尋
主頁
‧
登入
‧
上傳
‧
說明
‧
關於NHUIR
‧
管理
南華大學機構典藏系統
>
管理學院
>
文化創意事業管理學系
>
博碩士論文-出版與文化事業管理研究所(停招)
>
Item 987654321/20715
資料載入中.....
書目資料匯出
Endnote RIS 格式資料匯出
Bibtex 格式資料匯出
引文資訊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nhuir.nhu.edu.tw/handle/987654321/20715
題名:
文化與商業的巨網-商業機制下出版人抉擇行為研究
作者:
張海靜
貢獻者:
出版學研究所
齊力
關鍵詞:
出版人
;
出版經營
;
選書編輯
;
能動
日期:
2000
上傳時間:
2015-05-13 10:27:01 (UTC+8)
摘要:
台灣社會近些年每年出版的書種都達二萬餘種以上(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9),這些書種都不是憑空誕生的,當稿件或一個出版的想法送到出版人手中後,出版人便開始一長串的選擇與判斷的工作。一本書由開始企畫到出版,最後擺在書店可以讓讀者看得到,可能至少需要一年的時間。在這長長的過程中,出版人如何工作?什麼因素會影響他們的決策與判斷?他們用什麼標準判斷一本書可以出版或必須被放棄?他們如何看待自己文化中介者與守門人的角色?同時身為文化人及企業經營者,他們是否如一般人所認為的,時常陷入文化與商業間的掙扎?還是在與出版環境的長期互動中反而回過頭來影響了出版環境,與出版的商業機制取得了某些平衡?了解這些,有助於了解我們是在什麼樣的機制下被餵養成長,我們所接觸的出版品是在什麼樣的機制下被篩選出來,當我們在抱怨出版業出版的都不是我們想看的書,或是抱怨出版人沒有盡到文化守門人的義務時,可以對這些話背後的意義有更深的了解。 本論文研究目的主要在回答以下三個問題: 1.出版社的特性如何影響出版人的決策行為? 2.出版社機制如何影響出版人的決策行為? 3.出版人對出版的價值觀如何影響出版人的決策行為? 並以此三項問題得出的結果進而驗證,出版人的行為是否符合我們認為商業機制對出版人的行為是一種限制的印象?還是其實出版人已超越商業機制的限制,反而對整個出版環境有所影響,有所反饋? 研究得知,出版業結構複雜且自主性極強,與一般產業的劃分方式截然不同,對出版人決策行為影響最大的是出版內容領域的區分方式,對出版人而言,經營不同內容領域所需考量的不只是選題方向,連帶配合的資金運轉方式、行銷技術、通路方向都會有所不同。出版社內對工作規劃的安排、責任配額的限制、以及出版人自己的選稿來源、行銷人員是否參與選書,對出版人的選書決策也都有影響。雖然出版社規畫出版方向,決定是否一本書能夠出版的這層層限制,主要還是在商業設算下進行,但真正驅動出版人工作的還是出版人對文化的理想,對所欲經營領域的熱情。 台灣出版業歷經四十餘年的變遷,對出版商業化的看法已有相當地轉變,由開始的缺乏認識,到視為必要之惡,到現在的理所當然,出版的商業機制對出版人而言,從原本的被視為限制,以及是不得不依賴的商業環境,在經過長期合理化及不斷建構意義後,成為出版人光榮的傷疤,能力的證明,也給出版人更多元化操作的空間,甚至是競爭上的優勢。 從承認商業的必要性,承認商業是完成文化理想的手段與方式,到商業不只是手段與方式,還能提供出版人更多元化的選擇,到出版人不只熟悉商業運作,甚至改變商業運作以加強自己競爭力,出版人的主動行為與出版社的結構限制,共同塑造了台灣出版業及出版環境。
顯示於類別:
[文化創意事業管理學系] 博碩士論文-出版與文化事業管理研究所(停招)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
格式
瀏覽次數
index.html
0Kb
HTML
307
檢視/開啟
在NHUI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TAIR相關文章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