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華大學機構典藏系統:Item 987654321/20761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18278/19583 (93%)
造访人次 : 1023234      在线人数 : 271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jsp.display-item.identifier=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nhuir.nhu.edu.tw/handle/987654321/20761


    题名: 名人紀念館營運管理之研究─以「林語堂先生紀念館」為例
    其它题名: The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of Memorial Hall of Study of "Dr. Lin YuTang Memorial Hall"
    作者: 許美雲
    Hsu, Meei-Yun
    貢獻者: 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
    陳國寧
    关键词: 名人;紀念;紀念館;名人紀念館;博物館;故居;營運管理
    日期: 2001
    上传时间: 2015-05-13 11:39:47 (UTC+8)
    摘要: 「心靈必然將它經歷的各個時代的記憶,變成它的佔有物。過去曾讓人歡樂和哀傷的事, 必定會成為知識,就像在個體的生命中一樣。」布克哈特論文化記憶‧《歷史的反思》博物館學者歐奈爾(Mark O’nell),曾經論證:「博物館是人類能夠徜徉其間,思考和感覺人之所以為人的意義的場所。」同時博物館的存在:「恰足以讓我們體認人性的獨特定義。」我們不妨由歐奈爾的說法向前推進一步,可以這樣說:「名人紀念館,就是人類藉由歷史而反省自身存在意義的場所」。 本篇論文結構,依撰寫內容與論述方向,可區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份,為意涵及功能探討:首先,透過韋伯、布克哈特及尼采等人,論述歷史偉大人物之特質及標準,闡述「名人」之界說;另外,從記憶、不朽及學習等三個面向,以昭示紀念的意涵;紀念形式方面,則從內在的心理活動,如記憶、紀念、崇仰乃至於神化。進而,探討因之衍生的紀念形式,如建碑、立祠、塑像及紀念館等;在名人紀念館的特質方面,則從其存在的價值及其獨特性格等面向來觀看。 第二部分,為類型探討及個案分析:本文透過資料蒐集及實地訪查,彙整台灣地區名人紀念館三十八所,以作為類型區分之根據。再者,以「林語堂先生紀念館」為個案分析,就其目前的定位與發展狀況,探究該館存在的精神意義、發展的實際困境,提出評量分析及因應策略,並歸納其營運問題之共同與差異。藉以導引出名人紀念館,關乎定位及發展所衍生之種種後續思考,提供不同質性的名人紀念館,在規畫上或實際營運上之參考。 最後章節,則落實於功能意義轉移的反省與建言:定位上,回歸到名人紀念館本身應當在學理上重新探究其真實的紀念內涵;營運方面,則能因應社會環境及博物館環境,在概念、需求及典範之轉變潮流中,保守其定位及意義的原則下,穩定而永續地經營,開拓其獨特性、整合性、開放性、增值性的新功能。
    显示于类别:[視覺藝術與設計學系] 博碩士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描述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089NHU00673005-001.pdf437KbAdobe PDF1253检视/开启
    index.html0KbHTML372检视/开启


    在NHUIR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TAIR相关文章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