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8278/19583 (93%)
造訪人次 : 915876      線上人數 : 574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nhuir.nhu.edu.tw/handle/987654321/20883


    題名: 韋伯命題在經濟發展之探討-以新教倫理為主
    其他題名: The research of Weber's propositon to economic development:focusing on the protestant ethic
    作者: 李漢育
    貢獻者: 亞洲太平洋研究所
    張亞中
    Ya-Chung Chang
    關鍵詞: 新教倫理;資本主義;宗教;巫術;信仰
    日期: 2002
    上傳時間: 2015-05-19 14:08:53 (UTC+8)
    摘要: 馬克斯.韋伯在1904~1905年出版《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以來,他的命題就一直是熱烈討論的對象。如果我們繪製一張經濟地圖,恰巧發現基督新教的國家在經濟發展的優越性超過了佛教、伊斯蘭教、儒教和天主教文化圈的國家,這是何種原因造成的?社會學家韋伯在《基督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中提供了宗教與資本主義的內在關聯性。 本論文主要探討的研究目的有五: 一、 文獻資料歸納分析及論述各自分歧的觀點,再以正反合的研究方法歸納其論點。 二、 詳細說明韋伯在《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以及其後續作品中所要表達的觀點,補充因文獻不足所誤解之惑。 三、 韋伯著作中有哪些爭議,而學者是如何回應和反應。 四、 韋伯的理論提供什麼貢獻。他的理論延續至今,錯誤的觀點又是什麼。 五、 在全球化的趨勢下,東亞的經濟奇蹟是否能用韋伯的命題,以儒教取代新教成為東亞經濟發展的原因?在不同的時空背景下,歐洲經濟發展模式與東亞經濟發展模式是否具有相同的解釋?
    顯示於類別:[國際事務與企業學系(亞太研究碩士班,公共政策研究碩士班,歐洲研究碩士班)] 博碩士論文-亞太研究碩士班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090NHU00664008-001.pdf362KbAdobe PDF407檢視/開啟
    index.html0KbHTML245檢視/開啟


    在NHUI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TAIR相關文章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