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華大學機構典藏系統:Item 987654321/21097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8278/19583 (93%)
Visitors : 1037675      Online Users : 874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nhuir.nhu.edu.tw/handle/987654321/21097


    Title: 台灣戰後小說場域結構與變遷(1945-1999)
    Authors: 黃天賜
    Huang, Tien-Szu
    Contributors: 文學研究所
    吳秀瑾
    Shiu-Ching Wu
    Keywords: 布爾迪厄;小說;場域;慣習;文學史;台灣文學
    Date: 2003
    Issue Date: 2015-05-28 11:04:06 (UTC+8)
    Abstract:   1999年舉行的「台灣文學經典研討會」引發爭議,導因於戰後的小說場域發展的結構性因素。戰後小說場域缺乏足夠的自主力量,國民政府於是以多面向的方式介入文學場域,發揮了宛如法國歷史中沙龍的功能,並藉此造成一個他律化的文學場域位置,以達到政治場域的利益。反共╱懷鄉文學即是在這樣的脈絡中發展出來。但50年代仍有其他的場域位置,雖然暫時性地處於被支配的狀態。   一直到具有「為藝術而藝術」的現代派小說家出現,尋求區隔的秀異力量出現,通俗文學也才漸漸進入通俗文學的位置。言情小說、武俠小說、歷史小說與純文學意識的文學作品產生了不同的讀者群,也產生了不同的美學要求。瓊瑤一開始還能以《窗外》在文學場域中與批評家對話,然而當言情小說的位置成立後,這樣的對話也就不再。   「為藝術而藝術」的場域自主性指標,首先面臨的第一個合法性衝擊來自於鄉土文學對於「為人生而藝術」的要求。在繼承的雙源性歷史結構中,這樣的紛爭並沒有取得攏斷權的一方,然而在70年代的歷史環境中,加上中時副刊對於報導文學的推行,使得「為人生而藝術」的合法性終於超越「為藝術而藝術」,寫實主義美學支配現代主義思維。而經過語言資本貶值的本土作家,在寫實主義美學觀中,外省作家精熟文字的資本亦遭一定程度的貶值,而寫實要求直接感官觀察的標準,亦有利於他們一直以來描寫斯土斯民的敘事經驗累積。   這樣的美學合法性卻因為經濟場域造就80年代中產階級的成形,以及農村經濟在社會轉形中文學失去著力點,因此拋開寫實主義的道德壓力成為80年代整體性的發展指標。然而這樣的合法性轉變,卻是同時由二方進行,一是通俗資產階級的品味,一是「為藝術而藝術」的再復甦所形成的小說形式革命。在某個短暫時期他們是合併進行的,原先純文學作家所進行的中產階級品味實驗,很快就尋求秀異的區隔,使純文學更加精純,致使布爾迪厄定義中以同行作家為市場的純文學場域終在90年代完成。 
    Appears in Collections:[Department of Literature] Disserations and Theses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091NHU05076017-001.pdf640KbAdobe PDF1View/Open
    index.html0KbHTML194View/Open


    All items in NHUIR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