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華大學機構典藏系統:Item 987654321/21150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8278/19583 (93%)
Visitors : 921158      Online Users : 700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nhuir.nhu.edu.tw/handle/987654321/21150


    Title: 老人生死教育課程內容與教學之研究
    Authors: 顏蒨榕 
    Contributors: 生死學系碩士班
    蔡明昌
    Ming-Chang Tsai
    Keywords: 老人;老年學習者;老年學;老人教育;成人教育;生死教育;意義;意義治療學
    Date: 2003
    Issue Date: 2015-05-28 14:15:08 (UTC+8)
    Abstract:   本研究旨在進行老人生死教育課程內容與教學之研究。本研究所欲探討之老人生死教育課程內容與教學,乃採科際整合性的多元學科理論,而以意義取向為研究開展所循之脈絡,並以老年學習者實際之生死教育課程內容需要與教學方法偏好為依歸,提出意義取向的老人生死教育之具體課程方案。希冀此課程方案,能因應老年學習者的生死教育課程內容之需要,與教學方法之偏好,並作為未來規劃老人生死教育時之參考。具體而言,本研究目的包括:1.瞭解老年學習者對於生死教育的課程內容之需要;2.瞭解老年學習者對於生死教育的教學方法之偏好;3.依據研究結果,提出意義取向的老人生死教育之具體課程方案。 本研究兼採文獻分析法與問卷調查法。在文獻分析法的部分,整合國內外老年學、老人教育、成人教育、生死教育、意義治療學的相關文獻資料,以進行老年發展與教育需求、老人教育、生死教育等三部分之探討,並以意義治療學為理論依據,進而歸結出意義取向的老人生死教育之課程內容與教學方法,並以之為本研究問卷調查法所需的研究工具設計時之重要依據。在問卷調查法的部分,本研究係以高雄市長青學苑本部為抽樣機構,以參與該機構91學年度第23期上半學期及暑期各項班別的學員為研究對象,總計取得有效樣本數490份;以「生死教育課程需求問卷」為研究工具,藉以瞭解老年學習者對生死教育課程內容的需要,及其對教學方法的偏好與意見。進而依據文獻分析法所歸結而得的課程內容與教學方法,與問卷調查法之研究結果,提出意義取向的老人生死教育之具體課程方案。 本研究獲致之結果如下: 1. 老年學習者對於生死教育七類課程內容均有需要。 2. 老年學習者對生死教育七類課程內容之需要程度呈一致性。 3. 不同宗教信仰、退休前職業、經濟主要來源、每月收入之老年學習者,對於生死教育七類課程內容之需要情形皆無顯著差異。 4. 不同性別之老年學習者,對於整體課程內容及「生命意義之探索」、「對老化及疾病之態度與因應」、「對死亡及瀕死之態度與因應」、「醫療、法律與社會資源層面之實務」等四類課程內容之需要情形有顯著差異。 5. 不同年齡的老年學習者對於「對老化及疾病之態度與因應」課程內容之需要情形有顯著差異。 6. 不同健康狀況之老年學習者,對於「醫療、法律與社會資源層面之實務」課程內容之需要情形有顯著差異。 7. 不同教育程度之老年學習者,對於「生老病死之基礎性探討」、「生命意義之探索」、「對老化及疾病之態度與因應」等三類課程內容之需要情形有顯著差異。 8. 不同居住狀況之老年學習者,對於整體課程內容及「生老病死之基礎性探討」、「生命意義之探索」、「對老化及疾病之態度與因應」、「醫療、法律與社會資源層面之實務」、「喪葬層面之理論與實務」等五類課程內容之需要情形有顯著差異。 9. 老年學習者對於課程目標的設定與學習活動的規劃之意見,乃偏向於「由師生共同參與規劃學習內容與方式。 10. 老年學習者對於生死教育課程內容的著重點之意見,乃偏向於「生活實用導向與心靈成長安頓並重」。 11. 老年學習者對於教師的授課進行方式之意見,乃偏向於「大部分按課程進度,再視情形而彈性調整」。 12. 老年學習者對於在教學的引導之意見,乃偏向於「以教師的觀念為出發點,再以學員的觀念為教學時的指引」。 13. 老年學習者對於適宜的師生關係之意見,乃偏向於「像友人般自由互動的對等關係」。 14. 老年學習者對於生死教育課堂上適宜的學習氣氛之意見,乃偏向於「輕鬆自在的學習氣氛,使談生論死不再沉重」。 15. 老年學習者對於生死教育課程教學者之意見,以「多方領域的學者專家協同教學」居多數,其次為「應以一教師為主,輔以其他領域學者專家配合教學」,二者比例相去不遠。 16. 老年學習者對於教師在生死課題上的主要功能之意見分佈頗為平均,依次為「知識的傳授與資訊的分享」、「因應技能與實務處理的教導」、「情感體認的引導與啟發」。 17. 在課堂的溝通方式上,老年學習者明顯偏向於「不忌諱」死亡相關字彙之使用。 18. 就死亡相關議題之課堂討論而言,老年學習者偏向於認為「談論生死難免會有些負向情緒產生,我並不排斥」。 19. 就教師對於學員在課堂討論時的情緒反應而言,老年學習者偏向於認為教師所抱持的態度應為「保持彈性,注意學員的情緒反應,但不刻意地完全迴避負向情緒產生的可能」。 20. 關於生命經驗與生活體驗的分享,老年學習者之意見偏向於「願意在安全的氣氛與適宜的時機中分享,讓自己的經驗智慧成為課程中的學習資源」。 21. 關於個人感受與死亡關切的體認覺察,老年學習者之意見偏向於「由教師引導協助其覺察並體認,並透過討論分享使其更澄明」。 22. 關於生命意義的探索,老年學習者之意見偏向於「由教師引導協助我共同探索生命意義」。 23. 老年學習者對於生死教育課程團體人數之意見,較偏向於「15~30人」,其次為「視課程內容與目標而定」,二者比例相去不遠。 24. 老年學習者希望的評量方式較偏向於「課堂發表或討論法」。 25. 老年學習者希望在生死教育的學習中得到多元化的收穫。 26. 老年學習者具有參與生死教育課程之意願。
    Appears in Collections:[Department of Life-and-Death Studies] Disserations and Theses(M. A. Program in Life-and-Death Studies)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091NHU00672004-001.pdf631KbAdobe PDF955View/Open
    index.html0KbHTML125View/Open


    All items in NHUIR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