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8278/19583 (93%)
造訪人次 : 917508 線上人數 : 869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全部NHUIR
社會科學院
應用社會學系(社會工作與社會設計碩士班,教育社會學碩士班)
--博碩士論文-社會學碩士班(停招)
查詢小技巧: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進階搜尋
主頁
‧
登入
‧
上傳
‧
說明
‧
關於NHUIR
‧
管理
南華大學機構典藏系統
>
社會科學院
>
應用社會學系(社會工作與社會設計碩士班,教育社會學碩士班)
>
博碩士論文-社會學碩士班(停招)
>
Item 987654321/21197
資料載入中.....
書目資料匯出
Endnote RIS 格式資料匯出
Bibtex 格式資料匯出
引文資訊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nhuir.nhu.edu.tw/handle/987654321/21197
題名:
中興新村個案研究:一個外省人的共同體
其他題名:
The Case Study of Zhong-Xing New Village: the Community of the "Outsiders"in Taiwan Province
作者:
陳慈莉
貢獻者:
社會學研究所
許雅斐
關鍵詞:
中興新村
;
族群
;
共同體
;
政經資源
;
省籍
日期:
2002
上傳時間:
2015-05-28 17:30:41 (UTC+8)
摘要:
只要提到「中興新村」,令人有一份特殊的感受與態度,無論在空間的景觀上,或者是居住環境上,都是令人稱羨的,直覺上不僅是教科書上的省政府所在地,更是一種精神象徵(symbol)。中興新村是一個官舍與民舍不分的社區,其特色具有辦公兼具住宅的功能;尤其對於居住環境上,一般人都認為空氣新鮮,環境幽雅,是老人養老休閒得宜「退休村」的最佳環境。除此之外,其特殊的觀感來自,一方面中興新村的居住群是一群國家的高級公務員,另一方面即是被認定為「外省村」的特權享受。反映在文化認同上,受訪者提起的孩時記憶中,回憶起小學時期上學的情景,在老師教學的態度上,就很明顯以「中興新村」教書的優越感,而小學生也自豪地認為父母為中興新村省府的員工。直至今日,筆者也從現職省府員工的小孩身上,感受到身為父母是省政府的公務員為傲,這樣的優越感仍持續至今。這份優越感形成了群居於中興新村的社群中。 台灣,在所謂「族」,無論是種族或民族,乃指人類在長期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共同體,具有共同的語言、地域、經濟生活,以及表現在共同文化上的心裡素質,在日常生活中,嚴格上來講並沒有所謂四大族群:閩南族、外省族、客家族和原住民的分野,長期生活在不分省籍的和睦相處,沒有顯明區分地族群間的疆界。然而,為何有「省籍情結」區分族群疆界的族群問題?特別展現在公職人員民意代表的選舉上,明顯地區分了「外省族群」、「客家族群」而聚集了族群體的界線,嚴重地是挑起族群間的衝突,形成了壁壘分明之族群間的疆界。異言之,族群疆界的界定正如同張茂桂所述是被建構出來的。她只有在民意代表的選舉活動裡,主宰政經資源的分配,誰贏得了民意代表頭銜,即是享有了眾人之所託付的權力,也享有少數人擁有的政經資源分配的支配權,並影響了「認同」的想法。對於選舉所推派的人選,也是一族群所共同推派的,藉此區分四大族群的族群疆界,也讓政經資源由此更加顯現了族群疆界是在政經資源分配上區分了族群的關係,與身份認同。處於社會變遷的競爭衝突下,誰握有資源的利器,在身份認同上更是私下較量。 中興新村是一個「外省村」?她又是融合外省菁英及本省、客家乃至原住民通婚的少數民族。 事實上,國家的高級公務員並未普遍享有像中興新村這樣現代化居住環境的住宅區,僅只有位於南投縣草屯鎮的中興新村,被建設有現代化社區環境的住宅區,這些是早期建村之初,多為大陸來臺的社會菁英,所建立的住宅環境,當時為官者大都為大陸來臺人士,也因此遷朋引戚就慢慢形成了「外省族群」住宅區,中興新村外圍的人,很難有機會進入中興新村內,所以,才會被認為享有特權的「外省村」。更因政治考量,中興新村的建村目的想連結大中國帝制之少康中興理想,長久以為大陸的一省,作為精神號召為其象徵(symbol)及展現。從整體台灣社會變遷過程中,政治與經濟共同體的形成,因政權更替所轉換,誰是執政者就享有政經資源的分配,逐漸建構了「省籍」意識與界線,她是無形疆界屬於精神上的認同,區別「內團體」、「外團體」、或為「村內」、「村外」的身份認同與歸屬之不同,所呈現的政治經濟的分配,來自於政治經濟資源分配的烙印,從中興新村的訪談中仍鮮明看到居住在中興新村村內居民仍抱有族群的優越感;尤其他們所建構的社會關係與社會連結的利益關係,更是一種互惠的社會交換。中興新村在台灣省政府所在地所呈現的是特殊的公、私領域的交錯,且長久疏於行政效率不彰的考量,適值中央政府的「精省政策」就正當性地被官僚體系改革了。 昔日中興新村官方的歷史書寫,以及沿襲過去大陸使用「北京話」(官話)的舊語言,在台灣漸漸轉變成新的國家所建構的語言模式,與在地(閩南語)使用語言不同,同時,朝向現代性社會的建構下,族群疆界的烙痕形成就被政經資源的分配所宰制與建構文化認同所區隔。然而,政治的衝突事件所強化的族群對立,似乎不是如此嚴重。誠然,台灣並沒有所謂的四大族群:閩南族、外省族、客家族及原住民,就如同語言的使用,閩南語和客家語不同,所謂的外省人更有各種南腔北調,但不能據此就認為彼此是不同族。語言是情感與生活方式溝通的橋樑,相對於中興新村除了「國語」之使用普遍性外,村內各種南腔北調的大陸鄉音是自成村內外省族群認同「我者」與台灣人、客族、原住民同一類的「他者」不同的族群關係的特殊性,又因應國家政策的全面說國語下,在語言的使用上,似乎無法明顯地自立門戶區隔族群疆界的封閉性與文化多樣性。換言之,中興新村村內人所呈現的風貌是族群融合共享政經資源分配的文化認同。 中興新村在共同的語言、地域、經濟生活、以及表現在共同文化的心裡素質上,以「想像共同體」作為象徵,透過政經資源分配、社會連結以及共同文化所呈現出來的是族群疆界的流動性。隨著社會變遷所建構「想像共同體」的族群疆界,並非明顯且「鞏固」的囿限。因省主席(或省長)或政黨輪替的身份認同卻壟斷了中興新村的政經資源分配,並影響族群關係的身份認同,因此,凸顯在人類生活的族群關係界線之分是流動性的。
顯示於類別:
[應用社會學系(社會工作與社會設計碩士班,教育社會學碩士班)] 博碩士論文-社會學碩士班(停招)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
格式
瀏覽次數
091NHU00208002-001.pdf
287Kb
Adobe PDF
1154
檢視/開啟
index.html
0Kb
HTML
437
檢視/開啟
在NHUI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TAIR相關文章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