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8278/19583 (93%)
造訪人次 : 1023399      線上人數 : 430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nhuir.nhu.edu.tw/handle/987654321/21268


    題名: 鮑元愷《炎黃風情》之研究
    其他題名: A study on 《Themes of Chinese folk songs》by BAO Yuan-kai
    作者: 胡峻賢
    Hu, Chun-hsien
    貢獻者: 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
    何康國
    Kang-kuo Ho
    關鍵詞: 中國民歌;炎黃風情;鮑元愷;中國新音樂;中國音樂
    日期: 2003
    上傳時間: 2015-06-02 10:28:11 (UTC+8)
    摘要:   中國音樂在過去一個世紀裡,幾乎以學習西方體系的音樂(尤其是歐洲)為主要內容,從文化交流的角度是一件自然的事,將西方音樂的理論、教程、教學方法全盤的帶到中國,從西方的和聲、曲式、對位擷取精髓,進而豐富中國音樂,可惜的是歐化的嚴重傾斜,導致原有的傳統音樂,包含戲曲、曲藝及傳統音樂淪為保守、傳統、落後的象徵,雖然「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是原有的理想與共識,但嚴重欠缺的文化觀,形成西優中劣的錯誤觀念。雖然這其間也有不少的作曲家、理論家身體力行的創作與實踐,留下中國音樂一些傳世的優秀作品,卻未能孕育一套屬於中國音樂的理論系統。中、西樂學習者相互間音樂的認識、交流不足,又如何產生具有中國文化修養的音樂家,如何能創作具有中國人文內涵的作品呢?   「洋為中用」是文化交融的一個理想借鑑,但是如何轉化並不容易,從大架構的曲式開頭,《炎黃風情》整部作品突破西方各種曲體的模式,建構屬於獨特風格的大匡架式屬性。素材不是淬取中國音樂中的片段基因加以發展、擴大,而是全部原汁原味的民歌旋律,透過細緻的手法充分體現其美的內涵,跳脫以往的同類作品,並打破中國民歌的封閉狀態,透過西方的管弦樂隊形式做為橋樑,將道地的中國音樂推向全世界。另一方面作者以人文特質思維及巧妙靈活的設計,配置了多樣化與民族化的和聲,如代音和弦、附加音和弦、高疊和弦等,深化中國音樂色彩,而和弦轉位與屬於柔性弱進行的安排,淡化純西方的和聲律動。又為了擴展中國傳統音樂旋律的線性思維,大量運用複調的對位手法,如嚴格五度卡農、對比式對位以及自由的非嚴格對位,或如《女娃擔水》中的複調旋律等,使傳統的單線條在此獲得了多聲交織的活力,呈現出中國音樂審美特質中的「氣韻生動」。調性的轉換是從調式主音中的相互連結上,取得一項屬於中國風格的審美意趣,將西方的調關係思維成功的交替為調式與調高的置換,以上的種種,作者以西方理論為後盾,民歌旋律為基調,透過管弦樂隊豐沛色彩與傳統樂器豐富的表現力,將中國民歌中所蘊藏的人文風韻匯聚成一部縈繞於世人腦海的音像。   本論文主要研究《炎黃風情》這部作品的創作過程、創作技法與作品所呈現的音樂美學意趣,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緒論中包含了研究動機、研究目的樂評回顧、研究方法與研究步驟以及論文架構,第二章鮑元愷的生平與創作動機,介紹作者成長過程中的生活環境、家庭背景與學校教育所提供的滋養,使作者從中汲取了什麼樣的文化觀,以及創作《炎黃風情》的動機與目的,第三章音樂分析,將《炎》曲中每一首的民歌主題分成概說、民歌曲調與歌詞、樂團編制、曲式調性、寫作手法、和聲分析、樂曲配器與樂曲解說等八個項目做詳細的剖析,探討作者如何跳脫中國音樂的歐化,而將西方理論加以民族化。從構思到作品完成的過程中,如何引用西方理論,經過咀嚼後的反饋,嘗試為中國音樂風格作曲實務上建構一套的值得參考的資料,提供「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經驗,第四章作曲技法的美學探索,分別從曲式、和聲、對位、轉調等幾個創作技法,探討樂曲中所呈現的美學意涵,第五章結論,從音樂分析中理出《炎》曲創作上的總結,做為學界、教育界及關心中國音樂發展的人士的參考。 
    顯示於類別:[視覺藝術與設計學系] 博碩士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091NHU05673005-001.pdf1665KbAdobe PDF477檢視/開啟
    index.html0KbHTML230檢視/開啟


    在NHUI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TAIR相關文章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