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8278/19583 (93%)
造訪人次 : 2123398 線上人數 : 338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全部NHUIR
人文學院
生死學系(生死學系碩士班,哲學與生命教育碩士班)
--博碩士論文-哲學與生命教育碩士班
查詢小技巧: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進階搜尋
主頁
‧
登入
‧
上傳
‧
說明
‧
關於NHUIR
‧
管理
南華大學機構典藏系統
>
人文學院
>
生死學系(生死學系碩士班,哲學與生命教育碩士班)
>
博碩士論文-哲學與生命教育碩士班
>
Item 987654321/21288
資料載入中.....
書目資料匯出
Endnote RIS 格式資料匯出
Bibtex 格式資料匯出
引文資訊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nhuir.nhu.edu.tw/handle/987654321/21288
題名:
禪宗教育思想及其實踐之哲學研究
其他題名:
A Philosophical Study into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h'an Education
作者:
楊謦綺(釋大愚)
Yang, Ching-Chi
貢獻者:
哲學研究所
蔡昌雄
Chang-Hsiung Tsai
關鍵詞:
禪宗哲學
;
禪宗全人教育
;
禪宗教育
日期:
2003
上傳時間:
2015-06-02 15:55:18 (UTC+8)
摘要:
禪宗由惠能開啟「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的「平民佛教教化」先端之後,「人雖有南北,佛性本無南北。獦獠身與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別」 的「平等思想」不僅在當時撼動了京城王公、禪德,爾後「一華開五葉」的南宗禪盛興所強調「以心傳心」、「自性解脫」的禪法更成了宗門教育的基石。以「真心灼見」為「禪悟」基礎的禪宗,破解了以「理智知識」代表(甚至取代)生命知識的傳統,打破「世智辯聰」、「文字知解」、「現象推論」等「外環知識」或「局部知識」之侷限,禪宗以「全人」、「非知識性覺觀」、「實現自我」以及「人人平等普及」的教育精神賦予教育新的意涵。 禪宗既重「師承」又重「自渡」、既重「個別」又未離「群眾(僧團)」的教育方式,再加上以「生命關懷」、「完整全人」之禪悟為理想的教育目標具有「在理論中踐行」之跨時空教育精神,這層對禪宗教育的體認促使學僧以「禪宗教育思想及其實踐之哲學研究」為題,嚐試探究禪宗教育的時代意義。 本論文共分為六章,第一章「緒論」先試就本論文所要討論的主題、範圍及研究法等作一釐清。希望在確定「禪宗與教育」、「禪宗與西方教育」以及「禪宗與全人教育」間的相互關連後,能為往後的章節論點做「文前聚焦」。 第二章「禪宗思想史要」的部份,以「印度禪法」過渡到「中國禪宗」的時空為背景,依「空」、「無」到「無心」的思想演變,探討「禪」在不同的思想土壤上如何被融攝及重新詮釋,以及如何落實到日用平常中融入生活世界。 第三章「禪宗思想的哲學分析」則由東西方哲學「認識論」和「身心理論」的比對來釐清禪宗的哲思層面,最後是由榮格的「個體化」及臨濟禪的「無位真人」來討論禪宗的人格理論以做為下一章「禪宗全人教育」的理論基礎。 第四章「禪宗全人教育」由教育哲學的角度來論證以「全人」為教育目標的禪宗如何教導人成為「完整的人」,以及禪宗教育意義下的「全人」具有何種時代意涵。 第五章「禪宗教育的方法與意義」則是由公案分析禪宗「身教」、「境教」與「覺教」之教育意涵,藉由「德山棒,臨濟喝」或「啐啄同時」、「迷時師渡,悟時自渡」等禪門獨特的教育方法,來檢視禪宗教育如何展現跨時空的「全人」關懷。 第六章「結論」則以禪宗教育如何與當今教育接軌為旨,提出實踐的具體建議;此外亦提出進行研究中的困難與己身不足之處,希望能做為明日繼續研究之參考。
顯示於類別:
[生死學系(生死學系碩士班,哲學與生命教育碩士班)] 博碩士論文-哲學與生命教育碩士班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
格式
瀏覽次數
091NHU05259006-001.pdf
915Kb
Adobe PDF
3748
檢視/開啟
index.html
0Kb
HTML
369
檢視/開啟
在NHUI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TAIR相關文章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