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莊子的淑世思想是一個哲學的問題,因為歷代以來曾有多位學者提出莊子具有出世,避世,離世的傾向。這樣將莊子視為一套解脫之學的看法是否符合莊子的原意呢?本文認為還有討論的空間。假使莊子出世的說法成立的話,這就表示莊子他還預設了另外一個世界可以逃避,如此一來就是預設莊子有兩重世界的可能性,而他的功夫論也就無法顯現出來。當我們回到莊子文獻中來看,<人間世>提到:「無所逃於天地之間,又說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這兩句話可以看出,莊子他並沒有另外預設一個世界去逃避,他就在這個世界。他也接受生命裡存在著諸多限制,而這些限制就是造成精神逍遙的阻礙,因此他說安命。<逍遙遊>當中有說:「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在這句話裡頭莊子他談逍遙,但是他只在天地之間談逍遙,談無待。因此莊子他並沒有預設要離開這個世界,如此一來使我們更加深信到莊子的功夫論就是在這個世界來實現,他就在這世界實現了他的修養功夫以及價值理想。 根據前面的討論,莊子沒有預設一個兩重世界觀,這就表示莊子的功夫修養論就是在這個世界裡頭來實踐,如此一來我們又再度面臨兩個問題: 1.這個世界是否本來就是失序,雜亂不安的呢?<齊物論>有提到:「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虧也。道之所以虧,愛之所以成。」因此,道之所以虧損,乃是由於是非之別明顯了。是非分別是到虧損的原因,也是形成偏愛的根由。2.若世界本來是美好的,那我們必須追問:世界從好變成不好的病根在哪裡?<秋水>有提到,「牛馬四足,是謂天;落馬首,穿牛鼻,是謂人。」所以不要以人事去毀天真本性,也就可以復返回本真。<馬蹄>篇有一段話提到:「馬,蹄可以踐霜雪,毛可以御風寒。齕草飲水,翹足而陸,此馬之真性也。」莊子認為天真自然就是美好的。<德充府>有提到:「常因自然而不益生」這也就是說自然是一個原則,莊子的自然是透過蕩相遣執,融通淘汰的功夫重回素樸天真的境界。莊子認為一切價值的根源就是'素樸天真',這世界由好--->不好,或是說人的生命之沉淪,人心如何從素樸天真---->名膠利漆。它的病根何在呢?我們必須要追問病根的來源是"離開自身的外在環境呢?"還是來自於'自身生成的執著'? 就莊子的學說而言, 莊子並不試圖從改變外在環境來實踐他的功夫,而是從消除人心的是非執著,我執妄見做起,他透過心齋,作忘,吾喪我的修養功夫來達到淑世的理想。 那麼莊子的修養功夫如何不只對個人有效而是能夠達到美善整個人間的理想?亦是說莊子修養之學要如何能夠普世? 就莊子而言,價值的根源來自於道,也就是自然。道是透過天真素樸來展現.我們將人性天真素樸對比於心知執見的病根,就可以發現莊子的功夫論就是要消除心知執見這一個病根,讓人心重返天真素樸的狀態。因此他就是一個價值澄清的活動,從價值的澄清活動帶回到作用的保存,莊子認為讓萬物生長就是要退開一步,敞開一片地,讓萬物得以如其所生。如其所長。不要去摧殘萬物生長的生機,而是要從消融人的心知,破除執見,解消分別來著手,也就是說當人心遭受到心知執見的蒙蔽之後,莊子教導吾人去撥開這一層蒙蔽,回到原始天真素樸的狀態,亦即是「不塞其源,不禁其性,則物自生。」因此他不是積極去建構一個理想的環境,而是提供一個作用保存的生機,讓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還予一個天清地寧,物我共榮的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