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8278/19583 (93%)
造訪人次 : 916226      線上人數 : 629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nhuir.nhu.edu.tw/handle/987654321/22005


    題名: 《大學》道德教育之研究-以格物致知為中心
    作者: 李輔人
    Lee, Fuh-Ren
    貢獻者: 哲學研究所
    陳德和
    Te-ho Chen
    關鍵詞: 至善;明明德;親民;知止;道問學;尊德性;誠明;中和;慮得;定靜安
    日期: 2005
    上傳時間: 2015-07-06 16:57:58 (UTC+8)
    摘要:   儒家之教,立己以立人,成己以成物,它必然要由內聖通向外王;外而達之天下。心性不是空談,須做道德實踐,須正視心性,時時反省,以完成自己的德性人格。今日學風士習之卑下,乃升學主義、經濟掛帥所致。故王陽明有拔本塞源之論。當今之世,欲啟自信、愈痼疾,辨義利、施仁義,克情慾、復性靈,明是非、抉進退,尊德性、道問學者,捨儒學而何為。   考儒家至秦後,其所傳已非聖人之全旨;如止至善、用極、及格致誠正,均無實行之功,僅為文字之解說,其所成已先失其本,故而弊病百出。   本文重心將《大學》放在格物、致知之處理上,《中庸》放在中和、誠明之解析上。主要從《大學》之三綱領、格物致知開始,注重理路之分析,並以《中庸》、《論語》、《孟子》、《易傳》互為印證,參悟儒家「一以貫之」的奧妙之道,研究之目的在融合朱熹、王陽明與現代學者如:熊十力、唐君毅、牟宗三之學說,並加諸日常生活之實地經驗或訴求,以融會儒家心法(內聖外王),歸於一貫之見解。故本文最終之目的期能:「使本文有昭通完全之論,可聞聖人之微言大義;不全在文字訓詁之間,可以理解天人之道。立己立人,樂於含道蓄德,誠意正心,明物之情而順其生,知人之生而盡其性,用足以治平,功足以成德。」   能參悟者,從而習之,施之於行,以至德凝至道,明德、新民,以救乎世道人心之顛危,挽乎社會風氣之頹靡,而返于正道,使儒風重振於世,是為吾人之衷心祈願也。
    顯示於類別:[生死學系(生死學系碩士班,哲學與生命教育碩士班)] 博碩士論文-哲學與生命教育碩士班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093NHU05259011-001.pdf812KbAdobe PDF47檢視/開啟
    index.html0KbHTML275檢視/開啟


    在NHUI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TAIR相關文章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