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8278/19583 (93%)
造訪人次 : 916867      線上人數 : 837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nhuir.nhu.edu.tw/handle/987654321/22603


    題名: 袁中郎山水遊記研究
    其他題名: The Study on Yuan Zhong--lang Landscape Travels
    作者: 洪正君
    Hung, Cheng-chun
    貢獻者: 文學研究所
    釋依空(張滿足)
    Yi-kung Shi
    關鍵詞: 袁中郎;袁宏道;山水遊記;山水;遊記
    Landscape Travels;Travels;Landscape;Yuan Zhong-lang
    日期: 2006
    上傳時間: 2015-08-05 15:09:06 (UTC+8)
    摘要:   袁中郎是晚明重要的山水遊記作家,在文學史上的地位與成就,可上比唐之柳宗元,晉宋之謝靈運。然歷來學者對袁中郎的研究,向來側重其在文學理論方面的建樹,而忽略了豐碩的創作實蹟。本論文試圖從中郎最具代表性的山水遊記作品,作詳贍的藝術窺探,以探索其文學理論落實於創作實踐的進路,並尋繹出影響晚明及後代遊記文學的重要因素。全文計分七章:   第一章〈緒論〉。從研究動機、目的、範圍及方法,提出具體說明,並義界山水遊記之研究內容,同時簡要闡述其歷史發展脈絡。   第二章〈袁中郎山水遊記形成之背景〉。文學創作隨時代變遷而有不同的風貌。中郎山水遊記文學之所以能從傳統的「文以載道」的儒學價值觀解脫出來,表現其獨特的個性風采,實應將其放置於晚明的社會背景中予以觀照探討。是故本章分別從中郎之生平、當時的社會環境和文學思潮三方面,論述其山水遊記形成之歷史因素。   第三章〈袁中郎遊記中的山水精神〉。中郎的山水性靈來自於其內在濃郁的山水情懷;而其思想則左右了山水精神的發展。本章依此邏輯推論,首先簡述其山水情懷;次序其思想之滑轉,造成文學理論風格之遞變,落實於遊記文學中所形成在山水精神上的不同風貌;最後進一步論述並印證其文學理論在不同的遊歷過程階段中,由於旅遊心境的轉換所展現的風格特色。   第四章〈袁中郎山水遊記的內容分析〉。山水遊記根據作者對自然山水的審美態度與表現方式,約略可區分為三種模式:一再現型山水遊記,二表現型山水遊記,三文化型山水遊記。參酌上述三種模式,中郎山水遊記題材大抵可分再現型的自然山水類,其中包括議論山水之表現型遊記;其次歷史掌故、世俗風情兩類的文化型遊記。第一類自然山水類,是中郎最特出者,常常是幾筆寫意山水,即超塵絕俗,雋詠耐人尋味,這是中郎在山水文學上佔有重要地位的主因。是故,筆者於此著墨最多。   第五章〈袁中郎山水遊記的藝術手法〉。文學不僅是摹寫複製自然現象,同時是進一步追求美化自然現象。本節即著眼於此,分二節論述,一為關於文章結構分析,一為關於文字美感的修辭技巧。而修辭技巧向為文學研究重點中的重點,中郎修辭格最為凸出者,首為摹寫,次為排比、擬人、譬喻等。   第六章〈袁中郎山水遊記的風格特色〉。文章之風格特色是作家人格精神的外現,及時代風尚影響下的精神面貌,依此中郎山水遊記的風格特色可歸納為四點。一、幅短神遙,墨希旨永:從文字簡練、文章情韻雋永兩個方向闡述;二、清新儁逸,不落俗套:從「獨抒性靈」貴真尚趣,重韻、淡、質的風格論,與「不拘格套」的創作手法兩方面論述之;三、雅俗相兼,諧謔風趣:以俚俗的對話加以說明;四、情景相生,物我合一:論述中郎遊歷的過程,就是其胸中之浩氣與山水精神相往來的過程,是物我合一,情景相契的過程。   第七章〈結論〉。對中郎旅遊的一生,及傑出的山水遊記著作作一總結,並歸納歷來對其山水遊記文學之評價,總評其在正統文學之外重要的文學貢獻與地位,及對後世文學所造成之重大影響。
    顯示於類別:[文學系] 博碩士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095NHU05076004-001.pdf12831KbAdobe PDF0檢視/開啟
    index.html0KbHTML212檢視/開啟


    在NHUI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TAIR相關文章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