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華大學機構典藏系統:Item 987654321/22614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18278/19583 (93%)
造访人次 : 914224      在线人数 : 217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jsp.display-item.identifier=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nhuir.nhu.edu.tw/handle/987654321/22614


    题名: 七0年代「校園民歌」之內蘊與藝術性探討
    作者: 鍾綺華
    Chung, Yee-wah
    貢獻者: 文學研究所
    李正治
    Cheng-chih Lee
    关键词: 唱自己的歌;藝術性;內蘊;校園民歌
    日期: 2007
    上传时间: 2015-08-05 15:09:26 (UTC+8)
    摘要:   「校園民歌」興起於二十世紀七0年代,台灣在政治外交挫敗重重的打擊下,民族主義瀰漫於社會文化中,因此,在文化界,回歸本土,又跳脫於傳統的藝術表現成為潮流。一批覺醒到當時的歌曲文化已失落了民族主體的知識青年,以「唱自己的歌」為口號,向美國民謠,以及中國傳統民歌學習,創作出大量的校園民歌作品。這些在當時甚受歡迎的歌曲,至今仍未被視為民歌作品。本文即以民歌文學的角度,從其內蘊及其藝術性的表現,來探討校園民歌的歌詞文本,是否具有民歌的特質與精神。   本文第二章先從校園民歌的外緣關係,去說明校園民歌的興起、發展與沒落的情況,並分析其沒落的原因。第三、四章則是從校園民歌作品的內部,去探討校園民歌的內蘊與藝術性的表現。期望透過這兩方面的分析,能較為明確哪一些作品表現出民歌的特質與精神。   經過三、四章的探討,校園民歌的內容雖然多為年輕學生的情思,然而內容仍相當廣泛,那些能反映時代,表達出人情的普遍性的作品,自然該加以重視。至於藝術性的表現,也呈現出多元的藝術手法。那些在內容與藝術表現都達到高度表現的作品,自然該保留於中國民歌的行列。而作品中普遍表現出年輕、純真、樂觀,與奮發的向上精神,則是校園民歌的最大特色。
    显示于类别:[文學系] 博碩士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描述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095NHU05076015-001.pdf1070KbAdobe PDF9163检视/开启
    index.html0KbHTML371检视/开启


    在NHUIR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TAIR相关文章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