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8278/19583 (93%)
造訪人次 : 2123414      線上人數 : 273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nhuir.nhu.edu.tw/handle/987654321/22801


    題名: 亞里斯多德《尼各馬可倫理學》研究─從善、德行與快樂談起
    作者: 禹鎮印
    Yu, Chen-yin
    貢獻者: 哲學研究所
    羅麗君
    Lee-chun Lo
    關鍵詞: ;適度;德行;亞里斯多德;快樂;幸福
    日期: 2007
    上傳時間: 2015-08-06 13:55:50 (UTC+8)
    摘要:   本論文主旨在研究與討論亞里斯多德《尼各馬可倫理學》(Nicomachean Ethics)中「善」(good)、「德行」(excellence)「快樂」(pleasure)、「幸福」(happiness),等概念及其涵義。亞里斯多德的《尼各馬可倫理學》不僅僅可以視為一套談論幸福的倫理學理論,更可以視為一整套談論標準行為準則的依據,由於當今德行倫理學(Virtue Ethics)的蓬勃發展,我們不得不重視這直接談論道德實踐的理論學說,《尼各馬可倫理學》指出「幸福」(happiness)為人生的最終目的與最高善,過去有些學者把《尼各馬可倫理學》視為「目的論」倫理學(Teleological Ethics)不免過於以偏蓋全,事實上在亞里斯多德的《尼各馬可倫理學》中不但包含了目的,更有著豐富的功能論證以及精闢的辯證分析,本論文試從釐清亞氏「幸福」的含義與區分「善」與「至善」的差別開始,並藉由連接「幸福」與「德行」、「快樂」的關係,說明吾人應藉由德行的養成與德行的實踐來達成幸福,並再次肯定亞里斯多德倫理學確實應該被重新討論的理由。    另外人類除了肉身之外與其它生物最大的區別就在於靈魂,藉由肉身的道德實踐來使靈魂與肉身達到一種完美的和諧是我們一直不斷在追求的終極目標,由亞氏對於「幸福」的觀點我們不難看出除了靈魂的和諧之外,外在的善亦為其在《尼各馬可倫理學》中討論的重點。而「幸福」是由許多外在的善與內在的善所建構而成,我們唯有不斷的從事道德實踐的活動,內外兼修才有達至幸福的可能。    另外本論文也強調了適度對於我們的重要性,並且也分別了亞里斯多德所區分的算術比例與幾何比例的差異性,也因為亞里斯多德所強調的適度是應以幾何比例的方式討論,所以每個人都能有適合的標準,更能突顯亞里斯多德的倫理學是最有可能實踐的倫理學學說,而實踐的重要性筆者亦在論文中加以說明。    然而道德實踐並不是沒有陷阱的,亞里斯多德說,當我們在從事道德實踐的同時,對於令我們感到「快樂」的事情是我們應當特別小心對待的,我們可能因為「快樂」而忽略了自己應有的作為,因為「快樂」有時會使我們暈頭轉向而失去理智,所以本論文也討論了亞里斯多德所說有關快樂的問題,並且釐清一般人對於肉體快樂的誤解。    論文的最後將討論義務論、效益論以及亞里斯多德倫理學的缺失,以及說明何以亞里斯多德的倫理學不應該被忽視的理由。並且再次提出我們的確應該重視亞里斯多德的倫理學的理由。
    顯示於類別:[生死學系(生死學系碩士班,哲學與生命教育碩士班)] 博碩士論文-哲學與生命教育碩士班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095NHU05259027-001.pdf2517KbAdobe PDF98檢視/開啟
    index.html0KbHTML766檢視/開啟


    在NHUI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TAIR相關文章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