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華大學機構典藏系統:Item 987654321/5309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18278/19583 (93%)
造访人次 : 915390      在线人数 : 616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jsp.display-item.identifier=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nhuir.nhu.edu.tw/handle/987654321/5309


    题名: 印度宗教藝術的象徵符號
    作者: 洪莫愁
    关键词: 印度
    象徵符號
    宗教藝術
    佛教藝術
    印度教藝術
    日期: 2006-06-01
    上传时间: 2010-12-16 11:13:50 (UTC+8)
    出版者: 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
    摘要: 視覺藝術將宗教意念與訊息轉化成象徵的符號與畫面,跨越了語言文字的隔閡,有效地將宗教訊息傳達出去。象徵主義是印度宗教藝術最顯著的特徵,透過符號來表達對宇宙的崇高敬意。象徵元素在長期的形成過程,經由印度各民族共同的意念所形成,而這些象徵元素的出現,事實上是融合了經典、教義、神話、文學、社會秩序、哲學思維…等複雜的文化現象。考古學的興起,為數千年前印度河文明的起源提供了佐證,出土的文物亦提供了象徵符號的源起。思維印度特殊的宗教淵源與文化背景所發展出的宗教藝術符號,參照出土文物的歷史年代作為論述的基礎,依朝代興起的次第為主軸,象徵符號的思索是以佛教與印度教藝術的相關傳承與互為影響為主體。象徵符號始自印度河遺址;孔雀王朝為佛教藝術揭開序幕,後繼的巽伽、安達羅與貴霜等王朝亦有所貢獻;同時,婆羅門教亦傳承了印度河傳統勾畫出有別於佛教的藝術形態;在西元七至十三世紀間印度教逐漸凌駕於佛教的發展取得優勢進而臻於鼎盛;穆斯林入侵在印度建立伊斯蘭教國家,佛教與印度教受到壓抑與迫害,屬於印度本土宗教藝術發展被迫暫且畫下句點。
    關聯: 世界宗教學刊
    7期
    显示于类别:[本校期刊] 世界宗教學刊
    [宗教學研究所] 世界宗教學刊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描述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4082000702.pdf658KbAdobe PDF2171检视/开启
    index.html0KbHTML794检视/开启


    在NHUIR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TAIR相关文章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