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8278/19583 (93%)
造訪人次 : 915517 線上人數 : 729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全部NHUIR
本校期刊
--生死學研究
查詢小技巧: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進階搜尋
主頁
‧
登入
‧
上傳
‧
說明
‧
關於NHUIR
‧
管理
南華大學機構典藏系統
>
本校期刊
>
生死學研究
>
Item 987654321/5370
資料載入中.....
書目資料匯出
Endnote RIS 格式資料匯出
Bibtex 格式資料匯出
引文資訊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nhuir.nhu.edu.tw/handle/987654321/5370
題名:
從中國文化看終極關懷理念型態
作者:
金觀濤
;
劉青峰
日期:
2007-07-01
上傳時間:
2010-12-16 17:12:31 (UTC+8)
出版者:
南華大學生死學系
摘要:
1991年在夏威夷大學召開的中國文化展望的國際會議上,傅偉勳說:「既然死亡是每一個人一定要面對的事情,為什麼我們不討論?不研究?不讓它成為公共話題?」當時造成一場爭論,今天卻因此爭論背後所蘊含的深刻理念,走向終極關懷的探索之旅。由於傅偉勳的思考,衍生了本文主架構,並以「傅偉勳命題」分由三個方面演義。在《生命的學問和學問的生命》這本著作裡,傅偉勳對人們熟視無睹的現象進行發問:東方和西方都有「生命的學問」,但為什麼東方沒有「學問的生命」?於是命題一,為什麼東方思想中沒有古希臘那樣以追求知識為終極關懷?以求知為終極關懷和希伯來的宗教是否存在不可割斷的聯繫呢?但為什麼東方沒有「學問的生命」?其次,從韋伯對西方現代性的起源的著名論斷:強調新教倫理對西方現代心靈形成的作用,傅偉勳問:到底東亞現代性的形成跟終極關懷是一種什麼關係呢?於是關心終極關懷和現代化的關係形成命題二。復次,就中國歷史經驗來審視傅偉勳命題之二,這種對中國的關切,特別是對中國文化往何處去的焦慮,對此二者分不開的敏銳,經過時間的掏洗與焠煉而成命題三,即在中國當代文化中重建終極關懷。十幾年來,我們順著傅偉勳要解決的問題進行探索。一方面,就中國現代思想的起源作研究,透過一個觀念、一個觀念的梳理;另一方面,通過道德價值逆反機制來看「超越」。因而發現:超越突破的準確定義是社會組織解體時人不得不從社會中走出來,尋找獨立於社會組織的價值或意義。換言之,當社會解體時,人可以從社群中走出來,捫心自問什麼是最終的意義。而終極關懷背後存在的超越視野,就是人從社會組織中走出來追問獨立於社會的意義和正當性的結果。
關聯:
生死學研究
6期
顯示於類別:
[本校期刊] 生死學研究
[生死學系(生死學系碩士班,哲學與生命教育碩士班)] 生死學研究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
格式
瀏覽次數
4032000602.pdf
2063Kb
Adobe PDF
1831
檢視/開啟
index.html
0Kb
HTML
710
檢視/開啟
在NHUI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TAIR相關文章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