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8278/19583 (93%)
造訪人次 : 1023540      線上人數 : 568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南華大學機構典藏系統 > 本校期刊 > 揭諦 >  Item 987654321/5507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nhuir.nhu.edu.tw/handle/987654321/5507


    題名: 社會的時間性-一個佛學中觀的取徑
    作者: 周平
    關鍵詞: 時間
    時間性
    社會
    空性
    緣起
    關係的過程的
    詮釋學
    社會自我
    日期: 2004-04-01
    上傳時間: 2010-12-17 16:12:53 (UTC+8)
    出版者: 南華大學哲學系
    摘要: 在社會的構成中,時間的向度如何參與其中?這是社會存有論領域上的重要議題。本文作者企圖啟動佛教中觀哲學與社會學理論的對話,以期更加的瞭悟時間與社會的空性,並從而再省時間與社會的緣起性。經由對中觀取徑之核心思想的釐清,作者拒斥有關時間和社會的實體論和虛無論兩種極端思想。中觀對於世界之空性和非實體性的洞見闡明了在現象變動不居的時間之流中絕無恆常或固定之「社會存有」的道理。筆者分析龍樹中論觀時品第十九中對時間的解構,藉以透顯預設時間為三個分立自存實體的見解之謬誤。此外,並論證若預設任何一個時間單位具有自性,則時間的概念將失落其完整性並陷於自我矛盾的境地。其次,筆者應用此一洞見來理解社會構成的過程,在其中,時間和「社會實體」不能永恆存在,只能展現為社會現象在時間中的變化和社會現象中的時間之流。根據中觀取徑,筆者論證指出,時間的空性和緣起性是詮釋學所謂的瞭悟和境域融合的可能性條件。它使得詮釋的相續過程成為可能,其中社會事件、文本、藝術作品、歷史生發從未終結。最後,筆者將探討自我構成的時間性,亦即,唯有我們認許時間相續與變遷的相對性與緣起性,我們方有可能瞭悟心靈、自我與社會的構成。
    關聯: 揭諦
    6期
    顯示於類別:[本校期刊] 揭諦
    [生死學系(生死學系碩士班,哲學與生命教育碩士班)] 揭諦
    [應用社會學系(社會工作與社會設計碩士班,教育社會學碩士班)] 期刊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4012000602.pdf132KbAdobe PDF292檢視/開啟
    index.html0KbHTML747檢視/開啟


    在NHUI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TAIR相關文章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