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華大學機構典藏系統:Item 987654321/5965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8278/19583 (93%)
造訪人次 : 1057653      線上人數 : 467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nhuir.nhu.edu.tw/handle/987654321/5965


    題名: 民族誌學應用於網路研究的契機、問題,與挑戰
    作者: 唐士哲
    關鍵詞: 網際網路
    民族誌學
    社群
    溝通
    方法論
    日期: 2004-01-01
    上傳時間: 2010-12-20 15:01:18 (UTC+8)
    出版者: 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摘要: 正如在20世紀裡出現的其他新傳播科技一般,網際網路擔負了許多對於這個新科技如何衝擊社會生活的想像與疑慮。網路在人類日常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因為科技本身的發展尚未定型,也因此保留了許多想像的空間。民族誌學對於陌生人事物的好奇,與對於產出微觀資料的執著,都成了填補網路社會與文化意涵想像空間的最佳工具。民族誌學對於特定生活環境的敏感度,以及尊重不同文化的相對價值,都使其不會偏廢「人使用網路溝通」所產生的多元社會文化意涵。本文探討民族誌學應用於網路研究的契機、問題,與挑戰。討論主要區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份先處理民族誌學的認知轉變。其主要目的在於探討民族誌學在建立「何謂代表他者的知識」過程中,如何因應外在環境的轉變與學門內方法論的反省而產生的論述抗詰。第二部分則討論網路的科技的特殊性與普遍性,重點在於強調網路在時空觀念、主體認同,與社群意涵上,有其相異於過往傳播/溝通模式之處,但此相異處不應被認定為網路社會「自成一格」的證據。第三部份則探討民族誌學用於觀察網際網路的技巧與問題,包括田野觀察的時空條件、身份建構的真實性,以及研究價值與倫理的兩難。
    關聯: 資訊社會研究
    6期
    顯示於類別:[本校期刊] 資訊社會研究
    [應用社會學系(社會工作與社會設計碩士班,教育社會學碩士班)] 資訊社會研究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5062000603.pdf114KbAdobe PDF707檢視/開啟
    index.html0KbHTML584檢視/開啟


    在NHUI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TAIR相關文章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