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8278/19583 (93%)
造訪人次 : 913286 線上人數 : 295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全部NHUIR
本校期刊
--資訊社會研究
查詢小技巧: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進階搜尋
主頁
‧
登入
‧
上傳
‧
說明
‧
關於NHUIR
‧
管理
南華大學機構典藏系統
>
本校期刊
>
資訊社會研究
>
Item 987654321/6040
資料載入中.....
書目資料匯出
Endnote RIS 格式資料匯出
Bibtex 格式資料匯出
引文資訊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nhuir.nhu.edu.tw/handle/987654321/6040
題名:
MSN Messenger的媒介訊息:從符擔性看MSN人際關係展演
作者:
曹家榮
關鍵詞:
MSN Messenger
電腦中介傳播
符擔性理論
有距離的親密性
日期:
2008-01-01
上傳時間:
2010-12-20 15:03:55 (UTC+8)
出版者:
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摘要:
MSN Messenger這一即時通訊軟體,今天在台灣有著廣大的使用族群。它與過去其他以網際網路為基礎的即時互動媒介,有著許多相似性,但也有著差異性。基本上,我們可以看到它們都提供了某種程度“無遠弗屆”的可能性,然而,相較於過去討論虛擬社群的匿名特徵所帶來的開放性,在本文看來,MSN所媒介的較屬於一種封閉的社群,也就是由以現實生活為基礎、不具匿名特性的人際關係所組成。這樣的媒介技術具有什麼樣的社會意義?或是借用McLuhan(1964)的譬喻,MSN的媒介訊息是什麼?我們又應該從什麼樣的觀點來認識這一訊息?本文試圖以符擔性理論討論之。從Gibson(1979)符擔性理論出發,本文認為我們應當將關注的焦點轉向人與媒介技術之相互遭遇。走出過去將媒介技術視為是促成或阻礙社會行為之工具的觀點,本文嚐試建立起以符擔性為基礎的理論架構,用以思考人與媒介技術間的關係。這一轉向認為人與媒介技術之間,存在的是共構、協作的關係,我們的生存體驗正是與各種媒介技術交織在一起。而MSN多樣的符擔性也就正彰顯岀現代人的生活經驗,一種有距離的親密關係。
關聯:
資訊社會研究
14期
顯示於類別:
[本校期刊] 資訊社會研究
[應用社會學系(社會工作與社會設計碩士班,教育社會學碩士班)] 資訊社會研究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
格式
瀏覽次數
5062001404.pdf
381Kb
Adobe PDF
1310
檢視/開啟
index.html
0Kb
HTML
813
檢視/開啟
在NHUI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TAIR相關文章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