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8278/19583 (93%)
造訪人次 : 2123270      線上人數 : 218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nhuir.nhu.edu.tw/handle/987654321/6065


    題名: 回歸資訊本身
    其他題名: Back to Information Itself
    作者: 賴曉黎
    關鍵詞: 資訊
    數位資訊
    場域
    相對自主性
    分化
    中介
    溝通
    information
    digital information
    field
    differentiation
    relative autonomy
    mediation
    communication
    日期: 2009-07-01
    上傳時間: 2010-12-20 15:04:58 (UTC+8)
    出版者: 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摘要: 本文的目的在重新解讀資訊社會。我們建議討論資訊社會這個議題,必須回歸資訊本身,而資訊就是中介與溝通。在現代資訊社會的研究中,我們的研究對象是數位資訊,以及以數位資訊為中介和通訊的各種社會效應。本文的研究起點立基於:在社會的並行分化與更替分化過程中,以數位資訊為核心的IT 與ICTs 具有相對自主性;亦即,數位資訊的應用與發展自有其內在規則,其他場域的邏輯無法直接解釋甚至干預。就這一點而言,我們強調數位資訊與社會形構的斷裂意涵。然而,這並不意謂著數位資訊具有能夠支配其他場域的能力,更不意謂著其他場域的邏輯已經失效,或必須通過數位資訊的場域邏輯才能夠發揮。對於數位資訊而言,其他場域也具有相對自主性。諸場域之間是相互制約、相互限制的,必須透過折射或轉化才能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只是在數位資訊場域相對獨立下,諸場域之間的互動變數更多、問題更複雜。就這個面向而言,本文毋寧是傾向採納「資訊社會延續過往社會」的觀點。通過與Webster 的對話,我們澄清若干不恰當的理解:連續與斷裂,質與量的虛假二律背反。
    關聯: 資訊社會研究
    17期
    顯示於類別:[本校期刊] 資訊社會研究
    [應用社會學系(社會工作與社會設計碩士班,教育社會學碩士班)] 資訊社會研究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5062001706.pdf416KbAdobe PDF783檢視/開啟
    index.html0KbHTML1109檢視/開啟


    在NHUI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TAIR相關文章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