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8278/19583 (93%)
造訪人次 : 915034      線上人數 : 1030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nhuir.nhu.edu.tw/handle/987654321/6739


    題名: 從「ACT協力商場」看網絡年代的社區產業機會
    作者: 黃肇新
    日期: 2005-05-01
    上傳時間: 2010-12-23 09:46:08 (UTC+8)
    出版者: 南華大學建築與景觀學系環境藝術碩士班
    摘要: 當代資訊科技的發展,牽動的生產、空間與社會的轉化,使得全球人們的生活內容都被收攏到流動空間與地方空間的互動過程裡;經濟上長期倚重對外貿易的台灣亦不例外。發生於1999年9月21日的大地震,其災後重建正遇上台灣一波社區總體營造運動,運動所形成的當代氛圍使得「以社區為基礎的重建過程」成為民間與政府部門共同期待的策略。921災後重建中,個別的社區救助服務與空間環境重建之同時,產業與經濟的發展為傳統產業外移、就業機會下降趨勢中重建的積極指標。而災後初期各社區的單點營造,到了2001年時已被民間團體進一步期待為策略聯盟的組成。這期待呈現在2001年重建工作檢討會議之主要結論,並在2004年由重建委員會成型為政府公共服務之招標案件。台灣社區重建協會為921地震災後諸重建團隊結盟的組織。在結盟社區組織形成民間(面向公部門)集體發聲場域同時,社區產業與經濟之發展為必然之工作方向。其中ACT協力商場為台社協2001-2003年的實驗性工作,2004年則承辦了重建會的社區策略聯盟,運用公部門之經費持續先前的協力商場產銷平台。培力、互助是從協力商場到策略聯盟在運用流動空間的”物質基礎”之外與社區團體互動所期待增加的內涵,也是社區營造運動中未曾放棄的理想。本文記錄台灣社區重建協會在921災後重建期間社區產業與經濟的努力,做為討論網絡年代政府與地方社區在宰制性的流動空間與市場邏輯互動的一例。
    關聯: 環境與藝術學刊
    3期
    顯示於類別:[本校期刊] 環境與藝術學刊
    [建築與景觀學系] 環境與藝術學刊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4052000304.pdf73KbAdobe PDF321檢視/開啟
    index.html0KbHTML415檢視/開啟


    在NHUI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TAIR相關文章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