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8278/19583 (93%)
造訪人次 : 921383      線上人數 : 905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nhuir.nhu.edu.tw/handle/987654321/21478


    題名: 台灣現代圖象詩研究
    其他題名: A Study of Modern Taiwan Concrete Poetry
    作者: 陳思嫻
    Chen, Si-Xian
    貢獻者: 文學研究所
    李正治
    Cheng-Chih Lee
    關鍵詞: 圖象詩;現代詩;跨語言;後現代
    日期: 2004
    上傳時間: 2015-06-04 15:04:59 (UTC+8)
    摘要:   台灣現代詩發展過程中,圖象詩的發展一直是台灣現代詩特有的現象。台灣圖象詩的創作歷程,從早期的詹冰、林亨泰、白萩、洛夫、羅門、非馬,到杜國清、蕭蕭、羅青、蘇紹連、杜十三、陳黎、羅智成,到林燿德、羅任玲、顏艾琳等,這些詩人,寫作大量的圖象詩,並結合了「圖象」與「詩」,為圖象詩的形式和詩的本質,不斷嘗試創新。然而「圖象」與「詩」的結合,如何在「圖象詩」中呈現出一門高度的藝術呢?筆者將在這項研究中,為圖像詩抽絲剝繭。   圖象詩的形式,其實更加強調了圖象的視覺效果,外觀形式所付予圖像詩的視覺效果,不單是文字排列所形成的形式,也不是純粹的文字遊戲。圖象詩之所以又稱為「具象詩」或「具體詩」(Concrete Poetry),即是因為圖象詩利用了漢字本身的圖象性質和建築性質,把詩的文字加以排列,達到用圖形構成外貌的具象作用。每個漢字本身也是一個獨立的符號,若是將討論圖象詩形式的議題擴大,而疏忽它所的符號性,那麼圖象詩只有圖象或詩的特性而已,無法作為完整的圖象詩。   圖象詩的形式被看做是套用的公式和模式,圖像象詩創作者的生命完全被所謂的公式,給一筆批評抹滅,忽略了圖象詩的內涵。而在台灣現代圖象詩發展之前、便開始所有中國古代圖象詩,例如回文體,也被劃入修辭學中的「回文」技巧舉例研究,論者甚至還認為這樣的回文體,演變到最後不過是一種文字遊戲而已。圖象詩的形式,大抵仍被當作一套既定的、可套用的公式與文字遊戲。作為圖象詩最大特色的形式,的確需要進行一體兩面的思考和研究,否則將淪為形式上的欣賞和創作而已。面對論者的殷殷告誡,應該要思考,為何圖象詩的研究與創作,最終只剩下圖象詩形式的外殼?難道圖象詩的內涵已全然消失了嗎?
    顯示於類別:[文學系] 博碩士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092NHU05076012-001.pdf3106KbAdobe PDF52檢視/開啟
    index.html0KbHTML261檢視/開啟


    在NHUI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TAIR相關文章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