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8278/19583 (93%)
造訪人次 : 2125347 線上人數 : 563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全部NHUIR
社會科學院
應用社會學系(社會工作與社會設計碩士班,教育社會學碩士班)
--博碩士論文-教育社會學碩士班
查詢小技巧: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進階搜尋
主頁
‧
登入
‧
上傳
‧
說明
‧
關於NHUIR
‧
管理
南華大學機構典藏系統
>
社會科學院
>
應用社會學系(社會工作與社會設計碩士班,教育社會學碩士班)
>
博碩士論文-教育社會學碩士班
>
Item 987654321/21663
資料載入中.....
書目資料匯出
Endnote RIS 格式資料匯出
Bibtex 格式資料匯出
引文資訊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nhuir.nhu.edu.tw/handle/987654321/21663
題名:
GOTOCYBERLOVE-從網路看親密關係的轉變
其他題名:
THE CHANGE OF THE INTIMATE RELATIONSHIP IN THE INTERNET SOCIETY
作者:
歐貞延
Chen-yen, O
貢獻者:
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翟本瑞
Ben-ray Jai
關鍵詞:
親密關係
;
網路交友
;
網路人際
;
網路溝通
;
網路愛情
;
網戀
CYBERLOVE
;
CMC
;
INTIMATE RELATIONSHIP
日期:
2004
上傳時間:
2015-06-17 14:34:15 (UTC+8)
摘要:
由於網際網路及連線的概念,造成溝通模式與人際互動的轉變,對於人與人之間的親密關係產生很大的衝擊和影響,在此親密關係指的是愛情,包含精神之戀跟肉體之愛兩方面,亦可稱為網戀或網路愛情。社會化與都市化造成人際的疏離,人們對於親密關係的渴求日亦顯見,網際網路的出現正好是一個契機,每個人皆依其社會、文化、背景、環境、個性…等等來回應這樣的改變,本研究試圖說明網際網路對於人與人之間的親密關係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與轉變。 本研究採用民族誌的田野調查、面對面及線上深入訪談、利用現有資料為基礎為研究方法。研究者嘗試進入各種E-mail、BBS、ICQ、chat、messenger等不同溝通環境,參與實地的互動,以研究者個人經驗為基礎,分析並詮釋網路上所觀察到的各種親密關係。此外,除了透過現實生活的人際網絡,尋找曾經或正在進行網路交友、或能提供相關看法的對象,進行實際訪問與討論外;亦在線上尋找曾經或正在談論網戀者為對象,從事線上或面對面深度訪談。 本研究分為五大部分來進行鋪陳,分別是電腦輔助溝通與網路人際、不同時代的愛情觀、網路愛情的特色、網路愛情的優勢與類型、網路時代親密關係的轉變等。第一個部分分析網路人際的特色,並討論網路上的角色扮演、虛擬真實性和信任,提出ID背後主體的一致性、網路是自我的一部份、線上的人際交往將越形重要、虛擬和真實的界線越來越模糊。第二部分提出愛情觀念是隨著不同時代而有不同的看法,並且具有文化的相對性。網路是愛情的媒介也是新興的愛情空間,並由於網路匿名且的特性,網路時代的愛情可以是純粹的精神之戀、或單純的肉體之愛,也可以是追求精神和肉體合一的完美之愛,網路讓愛情的多元價值得到了實現。第三部份討論網路愛情特色,包括人際吸引、找尋慰藉、自我揭露與親密感、情感表達方式、疑慮及期待和想像、對愛情的看法、愛情發展的順序等七個部分。第四部分論及網路愛情的優勢有認識異性的機會增加,有更多的選擇而競爭也變多了,因此要有多方面的表現才能脫穎而出,而篩選機制則讓網路交友更具樂趣。網路愛情可以分成四大類:精神之戀、肉體之愛、遊戲式的愛情、從網路延伸到現實的愛情。第五部分是結論,提出人際的異化和疏離,造成人們情感需求的匱乏,因而轉向線上尋求情感的支持與慰藉,線上的人際關係補充了現實生活的人際關係。精神與肉體的合一並非絕對,網路中愛情的展現,可以是單純的肉體關係,或者純粹是精神的伴侶,網路讓性和愛、肉體和精神的分離有了發展的空間,網路讓愛情的多元價值得到了實現。
顯示於類別:
[應用社會學系(社會工作與社會設計碩士班,教育社會學碩士班)] 博碩士論文-教育社會學碩士班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
格式
瀏覽次數
092NHU05665023-001.pdf
2072Kb
Adobe PDF
2531
檢視/開啟
index.html
0Kb
HTML
421
檢視/開啟
在NHUI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TAIR相關文章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