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華大學機構典藏系統:Item 987654321/25876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18278/19583 (93%)
造访人次 : 914419      在线人数 : 556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jsp.display-item.identifier=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nhuir.nhu.edu.tw/handle/987654321/25876


    题名: 台灣歌手在大陸央視春晚媒體再現之意涵與流變
    其它题名: The Implication and Variation of Media Representation of Taiwanese Singers in the CCTV Spring Festival Gala
    作者: 柯玉燕
    KO, YU-YEN
    貢獻者: 傳播學系
    張裕亮
    CHANG, YU-LIANG
    关键词: 符號學;流行音樂;台灣歌手;央視春晚
    日期: 2017
    上传时间: 2017-12-08 16:11:07 (UTC+8)
    摘要:   央視春晚自1983年至今,已經成為春節期間中國一個最具代表性的電視節目,也被稱為中國人的「新民俗」。而「邀請台灣歌手登臺表演,儼然已經成為春晚節目安排模式中的一個重要部分。而隨著全世界的目光聚焦中國,台灣歌手轉赴大陸發展,試圖找回他們失去的表演舞臺,開拓大陸的市場也是必然的選擇。  然而,作為中國年夜飯中一道大菜的央視春晚,應該選擇邀請什麼樣的台灣歌手,以及其呈現出的畫面與表演的內容,相對於一般大陸本土藝人,台灣歌手於央視春晚的演出,究竟發揮什麼樣的功能,其媒體所再現出蘊藏其中意識形態之內涵與流變,以及面對當前兩岸政治經濟實力對比逐漸逆轉,兩岸政經情勢不斷變化,未來如何因應,才能突破現實困境,繼續在大陸市場「一爭高下」,都是筆者想要研究與探討的。  總結本研究發現,因政治與文化大環境使然,台灣的流行音樂成功進軍中國是一個必然的過程。三十多年來台灣歌手在大陸央視春晚媒體再現之意涵有著不一樣的變化。一、1987年~2000年:破冰交流緩和持穩時期,媒體再現的意涵是:(一)「用母親呼喚凝聚祖國情感認同」、「歌聲突破時空限制,勾勒寶島美麗想像」(二)「流行音樂獨領風騷,交流勢不可擋」、「無形統戰工具,登陸歌手備受禮遇」二、2000年~2008年:統獨意識對抗時期,媒體再現的意涵是:(一)「棄官方轉民間,拉攏台灣人民與族群」、「軟硬兩手策略,政治淩駕藝術專業」(二)「優勢不再,在地化才能生存」、「迎合市場需求,歌曲創作需內蘊中國因素」三、2008年~2016年:中國崛起,兩岸擴大交流時期,媒體再現的意涵是:(一)「音樂中國風,強勢建構中華文化價值認同」、「亞洲流行天王委身伴唱中國夢」(二)「全世界競相爭食華語流行音樂市場」、「綜藝娛樂產業優勢,港台和內地互換位置」  大陸綜藝娛樂產業的優勢硬實力,讓港台和內地互換位置,在台灣政府拒絕九二共識,否定一中的情況無法改變之下,中國大陸也正在逐步翻轉對台政策,不再繼續「惠台」「利台」,而改用了「窮台政策」。未來台灣歌手在進入大陸主流場域發聲時,將無可避免受到大陸意識形態體制的宰製,也無法抗拒主流影響。展望未來,台灣歌手在轉變的新局裡,如何還能保有華語流行音樂領先的地位,不至於完全消失在「大中華市場」?   筆者根據研究結論建議,唯有正確因應局勢變化,努力減少避免政治力的影響,發揮本身具備的優勢條件,加大區域合作的力度,積極建立新的夥伴合作關係,提升台灣流行音樂產業國際競爭力,開創台灣自己優勢的藍海策略。參考方向則羅列如下。一、 地方衛視春晚取代央視春晚,減少政治幹預與框限。二、 從幕前(歌手)轉換到幕後(製作人、詞曲創作人等),施展台灣軟實力。三、 務實展現音樂實力與優勢,不再依賴政治施捨保護糖衣。
    显示于类别:[傳播學系] 博碩士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描述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105NHU00375004-001.pdf6267KbAdobe PDF1324检视/开启
    index.html0KbHTML358检视/开启


    在NHUIR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TAIR相关文章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