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8278/19583 (93%)
造訪人次 : 2123328      線上人數 : 536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nhuir.nhu.edu.tw/handle/987654321/5326


    題名: 佛教的入世轉向與教義的再詮釋-斯里蘭卡「新教式佛教」的開展
    其他題名: Buddhism changed toward this-worldly and religious doctrine reinterpreted--Protestant Buddhism developed in Sri Lanka
    作者: 梁蕙萍
    關鍵詞: 佛教入世化
    新教式佛教
    達磨波羅
    Buddhist secularization
    Protestant Buddhism
    Dharmapala
    日期: 2007-12-01
    上傳時間: 2010-12-16 11:14:15 (UTC+8)
    出版者: 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
    摘要: 斯里蘭卡「新教式佛教」(Protestant Buddhism)發生於十九世紀末期,此時的斯里蘭卡正值英國殖民統治時期。佛教的轉變,除了反應出當時的時代意義,更有批判傳統佛教之意。「新教式佛教」與傳統佛教最大的區別在於前者比後者更關注入世的一面,賦予佛教理性的外貌與內涵,在日常生活中不離終極目標的追求。這其中最具代表的人物即是達磨波羅(Dharmapala);他一生的努力除了維護僧伽羅族佛教的光榮傳統之外,其念茲在茲的即是國家獨立與民族尊嚴的恢復。這其中,佛教成了最佳的媒介。社會環境的改變,迫使「新教式佛教」成了猶如「入世禁欲主義」(innerweltliche Askese)的典範,企圖使佛教進入社會生活,而不再只是隱晦於個人信仰的私領域。這樣的轉變,不是孤起事件,自有其歷史的軌跡。若無傳統的養份,佛教不可能社會生活的一部份,更不可能在國家存亡之際成為民族振衰起蔽之鑰。所以,本文所要嘗試的即是將佛教在近代斯里蘭卡社會所扮演的角色與歷史上的斯里蘭卡佛教作一關聯,說明佛教的入世因子,期望能為佛教的入世轉向尋求一合理的定位。
    關聯: 世界宗教學刊
    10期
    顯示於類別:[本校期刊] 世界宗教學刊
    [宗教學研究所] 世界宗教學刊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4082001004.pdf502KbAdobe PDF2077檢視/開啟
    index.html0KbHTML790檢視/開啟


    在NHUI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TAIR相關文章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