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8278/19583 (93%)
造訪人次 : 915861 線上人數 : 783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全部NHUIR
本校期刊
--生死學研究
查詢小技巧: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進階搜尋
主頁
‧
登入
‧
上傳
‧
說明
‧
關於NHUIR
‧
管理
南華大學機構典藏系統
>
本校期刊
>
生死學研究
>
Item 987654321/5353
資料載入中.....
書目資料匯出
Endnote RIS 格式資料匯出
Bibtex 格式資料匯出
引文資訊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nhuir.nhu.edu.tw/handle/987654321/5353
題名:
探討癌末處境「聖世界」的形成
作者:
余德慧
;
石世明
;
夏淑怡
關鍵詞:
宗教人類學
巴塔耶
域外
癌末病房
複合邏輯
皺摺
日期:
2006-01-01
上傳時間:
2010-12-16 17:12:08 (UTC+8)
出版者:
南華大學生死學系
摘要:
本研究主要在探討癌末處境之下,所有圍繞在病人身邊照顧陪伴的醫護人員、親屬、志工、朋友、心理師或社工師與病人形成一個小世界,由於這個世界緊挨著死亡,許多人間關係會發生質變,原來在俗世功能迴路的效能漸漸退去,而一種接近宗教氛圍的神聖感逐漸升起。本研究的目的即在探討癌末處境聖世界如何形成、開展與消散。本研究採用宗教現象學的取向,借重Thomas Csordas的引介,將異己性(他者性,alterity)作為聖世界的經驗溯源,而以喬治‧巴塔耶的宗教理論為主要的發展核心,試圖從實徵與理論兩個層面包抄,發展癌末處境的聖世界之內涵,其中最具關鍵的問題在於(1)聖世界經驗的發生應先排除語言的干預,使聖世界的發生完全在真切經驗自然湧出;(2)聖世界經驗的源頭應為「(視)域(之)外」,那是非領域、非知,因此,研究問題遂在於「域外何以發生?」;(3)聖世界的形成,本質上被假設為「異質跳接」,所以聖世界的複合邏輯應是由常人、醫療、宿緣以及無緣他者四者的邏輯平面交疊、擠壓而形成多重皺摺,本研究試圖通過病房田野,以實徵資料解明複合邏輯的內涵。此外,本研究也希望在理論上突破巴塔耶的形上學限制,使其宗教理論能夠落實到人文社會科學的實踐層面,以便接應本土心理療癒研究群所專研的「宗教療癒」領域,並進一步發展為癌末療癒機制的一部份。
關聯:
生死學研究
3期
顯示於類別:
[本校期刊] 生死學研究
[生死學系(生死學系碩士班,哲學與生命教育碩士班)] 生死學研究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
格式
瀏覽次數
4032000301.pdf
1026Kb
Adobe PDF
1830
檢視/開啟
index.html
0Kb
HTML
559
檢視/開啟
在NHUI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TAIR相關文章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