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8278/19583 (93%)
造訪人次 : 915739      線上人數 : 688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南華大學機構典藏系統 > 本校期刊 > 揭諦 >  Item 987654321/5576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nhuir.nhu.edu.tw/handle/987654321/5576


    題名: 「法‧有法」的世界觀─比較正理‧勝論學派與早期佛教的世界構造
    其他題名: The Worldview of Dharma-dharmin--Comparison the Worldstructure in Nyaya-Vaiwesika and Early Buddhim
    作者: 郭瓊瑤
    關鍵詞: 
    有法
    世界構造
    正理‧勝論學派
    阿毘達磨
    Dharma
    dharmin
    structure of the world
    Nyaya-Vaiwesika
    Abhidharma
    Annambhatta
    Tarkasamgraha
    日期: 2010-07-01
    上傳時間: 2010-12-17 16:14:20 (UTC+8)
    出版者: 南華大學哲學系
    摘要: 印度婆羅門正統派之一的「正理‧勝論學派」( Nyaya- vaiwesika)以〈實體、屬性、動作、普遍、殊別、內屬關係、無〉七個範疇(padartha;句義)統括一切的存在。他們對於〈屬性與實體〉、〈普遍與個物〉給予嚴密的區分;換言之,重視「法(dharma)與有法(dharmin)」的區別,而且強調「普遍」為實在。本文以十七世紀阿南巴達(Annambhatta )所作《論理學綱要》(Tarkasamgraha)來說明此學派像積木般的世界構造。另一方面,也有不明確區別「法與有法」的學派,如佛教等。本文以早期佛教為例,創始者的佛陀不承認事物的實在性,也不關心世界的構造;事實上,爾後的佛教,除了阿毘達磨哲學以外,大多採取這種立場。阿毘達磨哲學與正理‧勝論學派類似,「法」與「有法」的關係也是凜然有別的,證明這個學派具有實在論的傾向,這是很有趣的。
    關聯: 揭諦
    19期
    顯示於類別:[本校期刊] 揭諦
    [生死學系(生死學系碩士班,哲學與生命教育碩士班)] 揭諦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4012001903.pdf891KbAdobe PDF512檢視/開啟
    index.html0KbHTML392檢視/開啟


    在NHUI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TAIR相關文章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